松花酿酒a

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?

(历史观影)忘川歌曲通万朝之旷古绝响 评论篇

  ★评论选自哗哩哗哩评论区,用〖〗表示。旷古回响评论区有6000+评论,我只能选取极少部分且具有主观性。

  ★为了阅读体验和内容不重复,将一些长评进行了分段和删减修改。

  ★评论的昵称就是b站评论区里的昵称,没有修改。

  视频播放完毕,天骤然变黑,一段段白色的字缓慢浮现。

  〖忘川风华录:

  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,本次歌曲的主人公是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史学家们。

  秉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融入创作叙事中,提笔撰写下以《史记》为代表的一部部史学巨著,贯穿经传,驰骋千载。

  翻开书页,帝王将相的宏图,文人墨客的风骨,那些苦痛与悲喜宣告着他们曾有血有肉地活过。

  跨越时空,我们得以窥见数千年前华夏大地曾经发生的天命周遭,物事人心,更得以知晓我们从何而来,去往何处。

  这次选取了忘川大部分名士作为群像,跟随着他们的脚步重现历史更迭。

  歌曲开头采取了相和歌的唱法,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。《晋书·乐志》载:“相和,汉旧歌也,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”, 编曲中则将此形式继承和创新,以民乐伴奏与多人唱和的形式作引子,意在让听众跟随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史学家视角走进历史、触摸历史。

  歌词则取自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,钟鼓齐鸣、琴瑟和谐,笙磬同音、雅南合拍,通过塑造庄严宏大而有感染力的乐境,带领听众回到淮水之畔。置身于巍峨壮阔的山河间,极目远眺,摊开的竹简向远方不断延伸,浩浩汤汤,绵延不绝,原来这就叫作”历史“ 。

  这次选取的宝物是出土于满城汉墓的环首错金书刀。书刀,在多用竹木简写字的汉代,是修治简牍,刻字削改的工具。古代文员常随身携带书刀和笔,刀笔吏即出于此。

  这把书刀配以环首,附以错金云雷纹,仿佛和武将的环首刀一般,多了些任侠之气。“相国起刀笔,将军拔屠沽”,文人用书刀和笔建功立业,书刀彰显的便是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。

  史学大家们 “运书刀” 以 “纵横青简“,“刻写前尘凡人轮廓”,虽身处逆境,知晓人世艰辛,仍孜孜不倦上下求索,将心血和灵魂融入文字中,凝炼成为掷地有声的史家绝唱,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,旷古回响。

  千年交叠,后来者当接过历代相传的薪火,慷慨高歌走向未来。〗

  天幕之下。

  各朝史官热泪盈眶。其中有像齐太史、董狐这样有幸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,但更多的是哪些默默无闻、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小史官。

  他们秉笔直书,他们孜孜不倦,他们上下求索……

  秦。

  嬴政看着天幕,目光晦暗不明。

  史官秉笔直书,确实令人敬佩。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帝皇的约束?千秋功过,皆在青史。

  汉。

  刘彻笑道:“《太史公书》是部巨著,只有我大汉太史才写的出!”

  武周。

  武则天微微一笑。

  一举一动自有史官记载,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。

  

  〖酷丘丘:

  这次新歌的灵感来源于《始见千秋》下的一条评论: 

  “能想象一下,当看到那种景象的时候,时间已经消失了。就在这同一个位置上,他刚刚离去,而我,就踩在了他还有温度的脚印上”。

  当时看完这个片段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,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!

  史书可以跨越时间、空间的距离。那些镌刻在书页上的人物曾经有血有肉、有人性、有故事有真的性情,史书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,他们也曾鲜活过。所以这次选择了以太史公为代表的史学大家们的视角来回溯历史,带我们感受泱泱大国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温度。

  直至今天,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不忘记过去,以史为鉴,昂首未来。历史是由人缔造的,我们虽然渺小,但我们也正在创造新的历史,继往开来!〗

  天幕下。

  看着开头,众人都纷纷陷入了想象中,跨越时间的限制,与先人相会……

  汉。

  在短暂的失神后,司马迁提取到了关键词——华夏五千年历史。

  千年之后,人们也识《太史公书》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甚好,甚好!

  

  〖近朱z:

  这首歌给我的震撼堪比万象霜天,甚至犹有过之,取代了万象霜天在我心里第一位的位置。这种震撼难以用言语描述表达,但本质是对中华文化发自灵魂的震撼。〗

  各朝。

  无数读书人不约而同发自内心地一笑。

  是啊,本质是对文化发自灵魂的震撼。

  

  〖绘予长夜:

  长安月、宫花落、汴城雪、帘外霜风这里是不是风花雪月但乱序……特别神的〗

  北宋。

  柳永赞同地点点头,虽然这歌词与时兴的词截然不同,但显而易见,确实写的好。

  

  〖蜉蝣浮游:

  循环了一个晚上,真的越听越喜欢……

  感觉“布衣身,披沥血火,志绝重洋,方显四海阔”这句也很适合革命先辈和赴他国学习新知识后回国建设的留学生们。

  而“搏天命,巧夺天工,试问天高,向天道求索”则是建国初期靠着算盘算出新中国底气的科学家们。

  这大抵就是“旷古绝唱不绝,今迎后来者”吧。〗

回复:

  〖蜉蝣浮游:

  又细细品味了一遍,感觉不管是科学的还是医学的,技艺的还是理论的,抑或是其他存在,所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追寻真理的人固然是求索者,但没有开拓只是在维护着传承的人,也可以说是“搏天命,巧夺天工,试问天高,向天道求索”。

  人类的一生于永恒的“天”而言都只是须臾,然而此刻的我们仍能书写千年前的文字,再现千年前的技艺,吟诵千年前的诗句,津津乐道着千年前的轶事——将这须臾定格,跨越时间和空间地延续,又怎么不是一种对永恒的求索呢〗

  唐。

  李世民看着评论,也隐约体会到了后世建国的不易。

  

  〖根正苗红好少年-明冥:

  真传说贺电!

  其实这首歌给我最大的一个触动是最后一句:旷古绝唱不绝,今迎后来者。

  给人一种歌曲还没结束的感觉,正如这首歌所想表达的,日夜相继,东风传火,这就是史啊。

  史,记事者也,人人都可以是“史官”,人人都在记史。它是不断延伸,不断发展的,前人记录、编撰史书就是为了纪念从古至今的历史,并以史为鉴。旷古回响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传说可能也是天意吧!

  不多说了,希望大家都能铭记历史,旷古回响,薪火相传,勇往直前!〗

  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:三日后见!

  天幕至此结束。

  各朝。

  众人看着慢慢恢复正常的天空,久久不能回神。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旷古回响到这里就结束了,接下来就是数风流了,就让它的最后一句歌词作为结尾吧。

  旷古绝唱不绝,今迎后来者!

评论(43)

热度(660)

  1. 共2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